当前位置: 博天堂客户端:>要闻动态>政务动态>区县动态

潼南 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筑牢制造强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5-04-30 10:47
发布时间:2025-04-30 10:4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弘喜汽车电池梯次利用生产线

汽车后市场产业“变废为宝”,年处理废旧汽车12万辆,柠檬产业以“酸果子”撬动数十亿级精深加工链,氢能产业抢滩“双碳”赛道建成渝西首个加氢站……三大特色产业集群正以裂变之势,重塑区域经济格局,为潼南制造强区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近年来,潼南区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坚定不移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以汽车后市场产业、柠檬产业、氢能产业为核心,加速壮大“3+3+N”现代制造业集群,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GDP增速6.8%,均居全市前列。

从“废”到“宝”

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在重庆弘喜汽车科技公司的智能拆解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退役动力电池,经智能检测、梯次利用、材料再生等工序后,一块块“退役”电池重获新生。

“一季度,我们拆解汽车2.5万台,回收退役锂电池1200吨,相当于为10万辆新能源汽车储备了‘二次能量’。”弘喜汽车运营总监刘天晓介绍,其自主研发的电池健康度检测系统,将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近年来,潼南区瞄准万亿级汽车后市场蓝海,将汽车再制造及智能网联零部件产业列为三大支柱之一,依托弘喜汽车等企业大力发展动力电池、核心材料、内外饰集成等产业,拓展汽车梯次利用和零部件再制造等业态,全力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2024年,潼南与庆铃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汽车“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全闭环体系;与加纳签署出口合作协议,实现“重庆造”汽车首次规模化出口非洲;凭借第九届“创客中国”汽车再制造专题赛获评工信部优秀组织单位,产业影响力持续扩大。

“潼南正以‘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基地’为目标,打造西部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中心。”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带,建设西南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力争2027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从“田”到“链”

擦亮“潼南柠檬中国第一品牌”

如果说汽车后市场产业是潼南区的新名片,那么柠檬产业则是潼南区的老字号。

4月14日,搭载着陆海新通道公路班车的28吨柠檬鲜果鸣笛启程,48小时后将跨越1300公里出现在越南市场,这标志着中国柠檬之都——潼南柠檬,首次通过跨境公路班车实现冷链鲜果对越直供,将传统海运时效压缩了67%。

近年来,潼南区持续壮大柠檬等食农精深加工产业链,深化产品研发等“六个第一”工程,雪王、檬泰、汇达三大龙头企业并驾齐驱,全力打造“潼南柠檬中国第一品牌”。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潼南柠檬产业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雪王柠檬深加工项目年产值超5亿元,汇达柠檬纳米汁入选全市工业“爆品”清单,檬泰建成全球首条柠檬六分离生产线。

2024年,潼南柠檬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我们将建设成渝火锅食材产业基地,推动柠檬饮料与火锅深度融合,打造‘火锅伴侣’超级单品。”潼南区相关负责人透露,重庆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成渝食农产品冷藏储运中心等项目已启动建设,将进一步夯实“中国柠檬第一品牌”地位。

从“碳”到“能”

抢滩“成渝氢走廊”产业高地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氢能产业作为未来绿色发展的新方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月16日,渝西首个加氢站——潼南区氢潼新能源氢能产业基地投用暨首批氢能冷链物流车交付仪式举行,10辆搭载自主研发90kW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冷链车正式投入运营。

“这批车辆续航超400公里、百公里能耗仅2.5公斤氢燃料,可精准匹配生鲜配送、冷链物流等场景,标志着潼南氢能应用从示范走向商用。”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潼南正全面融入成渝“氢走廊”,以渝西首个加氢站——氢潼新能源产业基地为核心,加速布局氢能动力检测实验室、系统制造中心等平台,并与中国地质大学共建氢能研究院,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努力构建氢能全产业链供应网络,旨在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潼南将持续深化与万利来、军通汽车等企业合作,加速产业集聚,全力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把潼南打造成“成渝氢走廊”的成本洼地和产业高地。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